字词 | 小儿吐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儿吐泻 证名。指小儿呕吐、泄泻。多由饮食或乳哺失节,寒温失调所致。胃气上逆则吐,脾运不健则泻,脾胃失调则吐泻交作。《幼科铁镜》:“若先泄后吐,面白神疲,不热不渴,额有微汗,乃脾胃虚寒也,宜理中汤,或小异功散(人参、白术、橘皮、茯苓、姜、枣),或六君子汤。若先吐后泻,面赤唇燥,烦渴溺赤,乃脾胃有热也,治宜五苓散加竹茹煎服。又有积滞在脾,不能运化水谷而吐泻者,宜用消导二陈汤(陈皮、半夏、茯苓、白术、苍术、神曲、香附、砂仁、甘草)。有长夏夹暑吐泻者,宜用六和汤(陈皮、半夏、茯苓、甘草、黄连、厚朴、藿香、香薷,加扁豆、木瓜)”。由于临床上每见寒热虚实夹杂的情况,需结合病因、兼证等,进一步辨证治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