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小乌泡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小乌泡根 【概况】: 异名 乌泡根(《分类草药性》),乌泡(四川)。 基源 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乌泡子的根。 原植物 乌泡子Rubus parkeri Hance,又名乌藨子(《中国树木分类学》)。 形态 落叶蔓生灌木,枝条细长,密被灰色长柔毛,疏生紫红色腺毛和微钩状皮刺。叶柄长0.5~1cm,单叶互生,卵状披针形或卵状长圆形,长7~16cm,宽3.5~6cm,顶端渐尖,基部心形,上面被伏生长柔毛,下面密被灰色绒毛,侧脉每边5~6条,在下面隆起,沿中脉疏生皮刺,边缘有细锯齿或浅裂,托叶掌状条裂,早落。 圆锥花序顶生,总花梗、花梗和萼片密被长柔毛和长短不等的紫红色腺毛;花萼带紫红色,萼片卵状披针形,顶端短渐尖,里面密生灰色绒毛;花瓣白色。聚合果球形,直径4~6mm,成熟时黑色。 花期5~6月,果期7~8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264页.图2258)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000m以下的山坡杂木林中阴湿处或山谷溪边岩石上。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湖北。 。【生药】:采集 9~10月采挖,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贮藏 置干燥处,防霉蛀。 【药性】: 性味 咸,凉。 功效 活血调经。 主治 劳伤,吐血,月经不调,经闭,癥瘕,血崩。 ❶ 《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咳嗽,牙痛,劳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红活麻、棕树根等,治妇女崩症。 ❷ 配益母草等,治气滞血瘀,月经不调。 方选和验方 ❶ 《四川中药志》:“治血崩:小乌泡根18g,蒲黄炭9g,续断9g,地榆炭12g,丹参12g,仙鹤草15g,益母草30g。水煎服。” ” ” ” 单方应用 《四川中药志》:“治外伤出血,湿疹,湿热疮疡久不收口:小乌泡炕干,研细末,罨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