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尊王攘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尊王攘夷 王:指周王朝。 尊王:尊重周王室。攘:排斥。 夷:我国古代对东方各民族的泛称。 春秋时代,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少数民族时常侵扰。 齐桓公、晋文公等相继奉行拥戴周王室、排除少数民族的策略,称霸一时。后用作效忠统治者排除少数民族侵扰的口号。 语本《论语·宪问》“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朱熹集注:“二公皆诸侯盟主,攘夷狄以尊周室者也。”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塞上行·行纪·忆西蒙·十三》:“春秋时,管仲不死其私主子纠,而另相齐桓,完成其尊王攘夷之大业,故孔子亦不之责。”陈寅恪《论韩愈》:“唐代古文运动一事,实由安史之乱及藩镇割据之局所引起。安、史为西胡杂种,藩镇又是胡族或胡化之汉人,故当时特出之文士自觉或不自觉无不具有远则周之四夷交侵,近则晋之五胡乱华之印象,‘尊王攘夷’所以为古文运动中心之思想也。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