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文学
近年来出现的注重寻找民族素质中的固有素质与原始品性,以引起对现状的思考和改革的文学作品。 栾梅健《对新时期小说创作中“农民性”问题的思考》二:“1985年出现的‘寻根文学’的热潮,显示出文学已经从过于强烈的政治和社会题旨转向到对人性的深层摹写。‘寻根’的作家们有意识地寻找民族素质中的固有素质与原始品性,以引起对中国现状的思考与改革。”宋遂良《文学探索和探索文学》:“即以受到颇多误解和责难的寻根文学思潮而言,难道都是为了‘遁迹山林’、‘皈依老庄’吗?正是改革激活的反思精神和未来意识促使他们希望对民族传统作整体的感性的把握,以扩展新的艺术空间。”《当代中国文学概观》第六编九:“在‘回归’中抚今追昔之后,又有寻根文学的出现。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和王安忆的《小鲍庄》,韩少功的《爸爸爸》以及郑万隆的《异乡异闻》可算代表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