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恭王府及花园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及花园位于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面积85.1亩,始建于乾隆后期,初为大学士和珅的府第。其获罪后,府第被嘉庆皇帝赐给庆僖亲王永鳞,称庆王府,咸丰年间恭亲王奕诉拥有此府后,改称恭王府,是现存清代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一处。王府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府邸在前,面积46.5亩,分东、中、西三路,各有三进院落,多座厅堂,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四合院组成。东路的三进院落具有明式特征;中路现存主要建筑有面阔三间的大门,面阔五间的二门,面阔七间的嘉乐堂等;西路以“天香庭院”为主,垂花门内的匾额是康熙之子慎郡王允禧所题的,主体建筑是锡晋斋,其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七间,后出抱厦五间,楼内装饰华丽精美,工艺精湛,有楠木碧纱窗、槛窗等。锡晋斋曾被列为和珅“僭侈逾制”的罪状之一。斋正中三间的双层暗楼曾珍藏过晋陆机的《平复帖》。邸宅后部有一东西长160米的后罩楼,两层,40余间,东曰瞻霁楼,西称宝约楼,楼前檐出廊,后檐墙上辟有雕刻精细的各式十锦窗。花园位于王府的后部,名曰“萃锦园”,面积38.6亩,主要景观有亭亭玉立、风姿绰约的“独秀峰”;凿石成渠、流水鸣琴的“沁秋亭”;拾阶而上、绿天小隐的“邀月台殿”;极备幽致的“养云精舍”(蝠厅)、“吟香醉月宫”、大戏楼及堞口、城门具备的“榆关”等。恭王府集园林与建筑艺术于一体,富丽堂皇,秀丽雅逸,与《红楼梦》中所记荣国府和大观园极似。1982年,恭王府及花园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奕诉(公元1833—1898年),道光帝第六子,清末洋务派首领,封恭亲王,1860年英法联军攻陷北京时,被任为全权大臣,与英、法、俄签订《北京条约》,1861年主持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后因主张“借洋兵助剿”太平军,支持兴办洋务,成为朝廷洋务派首领,1865年被慈禧免职,1898年病逝。 ☚ 国子监 云居寺 ☛ 恭王府及花园 恭王府及花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前海西街17号。初为清乾隆年间大学士和珅府第。嘉庆四年(1799)和珅获罪,府第入官。嘉庆帝将府第的前部赐其弟庆僖亲王永璘,称庆王府。咸丰时,改将原府第的前后两部分一并赐给恭忠亲王奕,改称恭王府。奕(1833—1898),道光帝第六子,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进犯北京,咸丰帝逃往承德,奕受命为全权大臣,与联军谈判,签订了“北京条约”。次年与慈禧发动政变,任议政王、军机大臣等职,负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因主张“借洋兵助剿”太平军,支持兴办洋务,成为朝廷洋务派首领。同治四年(1865)被慈禧削去议政王,以后屡被罢免。光绪二十四年(1898)病死。恭王府在咸丰、同治时曾经整修,并在府后添建花园,但总体布局大体上还保持乾隆晚期的形制,具有园林与王府建筑集于一体的特点,总占地近6公顷。府邸部分占地3公顷多,建筑布局为三路多进院落。中心一路主轴线上南北共五进,依次有正宫门、大门、二门、正殿(银安殿,已毁)、后殿嘉乐堂,显示宫廷建筑风格。东路为三进四合院,其形式采用小五架梁式,具有明代风格。西路院宇宏大,廊庑相接,豪华气派,主体建筑为锡晋斋,原名庆颐堂,面阔七间,前有庑廊,后出抱厦五间,平面呈凸字形,正中三间内有两层暗楼,楼内碧纱橱、槛窗、栏杆等都以雕饰精美的楠木装修。光绪六年(1880)奕得晋陆机《平复帖》,存放于此,改称锡晋斋。和珅罪状第十三款中列举的“所盖楠木房屋,僭侈逾制,隔段式样皆仿宁寿宫制度”,所指即为此处。三路院落之后有东西长160米的二层后罩楼环抱,东名瞻霁楼,西称宝约楼,共四十余间。整个府邸极尽豪华。后花园名萃锦园,东西宽70米,南北长150米,占地2.57公顷。园内曲廊亭榭,碧水秀峰,有名景点20余处,布局也略呈三路而富有变化。中路主要有西洋花拱式正门、独秀峰、邀月台、盘曲幽深的假山造景,以及重楼曲廊、形制多变的蝠殿建筑群。东路有吟香醉月馆、效法晋人曲水流觞的流杯亭(沁秋亭)和主建筑大戏楼。西路有造型别致的城关建筑榆关和水景诗画舫等。恭王府及花园的建筑富丽堂皇,风景幽深秀丽,与《红楼梦》描述的荣国府和大观园十分相似。 ☚ 宋庆龄故居 护国寺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