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寒食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寒食节 又称“禁烟节”、“冷节”。 一般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隋唐时多在清明前第二天,宋以后则在清明前第三天。相传春秋时晋文公重耳与介子推等流亡于外,子推曾割股啖之。文公复国后,封赏诸臣而未及子推,子推携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求之,子推抱木而身亡。文公为追怀子推,令于其亡日禁烟火,吃冷食。 东汉时并州或整月不举火,后改为冷食三日,吃隔日做好的“枣糕”、“饧大麦粥”。明清时江南一带则吃“青团红藕”。并进行扫墓,悼逝去之先辈。 唐以前尚寒食,后世则以寒食、清明仅隔一二天,逐渐合并于清明节,而清明也由一般节气转变为节日。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