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宜昌施南教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宜昌施南教案 又称长乐教案。 1898年,四川余栋臣起义后,邻近四川的湖北宜昌、施南两府,遍贴余栋臣告示,群众以海湖会为领导,在各地发动反教会斗争。1898年11月7日、12日,利川县数百名群众打著余栋臣旗号,烧毁了县内野茶坝、李子增等处教堂和育婴堂,并抄缴了一些教民财物,拆毁部分教民房屋。湖广总督张之洞当即命令施南府副将杨通纯与署利川知县蔡国桢率兵前往弹压,击散了反教群众,抓获了7名反抗者,并放出被关押的90多名教士、女婴,事件暂告平息。不久,与利川邻近的长乐县(今五峰县)又爆发了反教斗争。 当时,长乐县教民刘义敦受了毕开榜的唆使,强逼妻子离婚,群众不平。11月18日,白溢诸生、海湖会首领向策安与从湖南逃来匿居的朱虎臣大宴宾客,适值毕开榜从门前经过,人们遂将毕开榜砍死并会同李策卿等首领,召集会众千余人起事。 他们带领队伍由中溪西行,沿路焚毁教堂,处死比利时传教士董若望及教民数十人。向策安等起事后,远近闻风响应。 起义队伍都自称为余栋臣分股,准备渡江攻打宜昌府城,同时由巴东、建始向四川靠近,以便与余栋臣大队会合。 汉口法国领事德托美、宜昌英领事何蓝田多次函照湖北地方当局,请求保护。法国公使毕盛、英国公使窦纳乐亦一再致函总理衙门,要求清政府令湖北文武大吏设法“剿匪保护”。施南、宜昌文武官员和地方驻防兵丁全部出动,向各支“攻教”军发动围剿,并召令各地团练各自为战,任意砍杀攻教群众。 湖广总督张之洞派遣候补知府朱滋泽总办宜、施两府攻剿事务,派副将吴方恺统兵两营,副将刘恩荣率兵一营,前往镇压。1899年1月,向策安、黄鹤亭走奔施南,朱虎臣逃向湖南澧州,皆先后被擒杀。最后,由法国驻汉口领事德托美与湖广总督张之洞会同订立宜昌施南教案议结合同:1.惩办抗教之人;2.被害教民由地方官抚恤;3.各处教堂务须保护平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