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集校】: 《文选》尤本: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文选》五臣本:宁诛鉏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文选》六臣本:宁诛鉏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洪兴祖:宁诛锄草茅,以力耕乎?将游大人,以成名乎?校语:锄,一作鉏。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毛晋:宁诛鉏草茅,以力耕手?将游大人,以成名乎? 戴震、汪梧凤:同六臣本。 校语:鉏,一作锄。 姜亮夫:锄,六臣本作“鉏”,洪、朱同引一本作“鉏”。 寅按:锄即鉏之或字。 。【集释】:王逸::刈蒿菅也。 种稼穑也。事贵戚也。 荣誉立也。 李周翰:大人谓君之贵幸者。 洪兴祖:锄,士鱼切。《释名》云:去秽助苗也。 朱熹:锄,去秽锄苗也。游,遍竭也。 大人,犹贵人也。 汪瑗:诛,犹斩也。锄,犹耘也。皆去秽助苗之名,锄非农器名也。 草茅者,稂莠蒿菅之类,害苗者也。力耕,谓竭力耕田而非惰农也,诛锄草茅乃力耕之事。 游,遍谒也。大人,王逸曰:“贵戚也。”五臣曰:‘谓君之贵幸者。”朱子曰:“犹贵人也。”要皆指在位有权势者言,非谓有德之大人也。成名,谓谋延虚誉以资进取也,非“君子去仁呜乎成名”之成名也。游言大人,乃成名之事。 此段言务本逐末之相反,疑而不能决者也。夫力耕者恒馁在其中,饑饿不能出门户,而宦游者每得美誉享高爵,重禄以肥荣。此又事理之不能推者也。 呜呼!禹稷躬稼而有天下,苏张范蔡之徒终受裂尸折胁之苦,有志者幸毋疑焉。苟能于此篇常常讽诵而玩味之,将见正大光明之心当如火然泉达,遒然而自生,而魑魅魍魉之念亦且冰消雪化,涣然而潜释矣。 王夫之:不用则退耕于野,异于当时之游士旦秦暮楚以取卿相。 林云铭:归隐于田亩。 曳裾于朱门。 蒋骥:力耕,所以退隐;游大人,所以干进。 大人,势要之人。 陈本礼:力耕,归隐田间;游大人,曳裾朱门。 姜亮夫:诛借爲芟,芟,刈草也。从艸、殳,殳亦声。今读感韵,盖误。详余《文字朴识·释殳下》。 锄即鉏字,本鉏犁本字,引申爲鉏弃。草借爲艸。茅者,蒿菅之属也。大人,五臣云:“谓君之贵幸。” 马茂元:诛锄,犹言开闢。草茅,指荒芜的土地,因爲没有开闢的土地上是生著草茅的。 游,游説。大人,犹言贵人,是古代对最高统治者的尊称。 战国时代的策土,主要是靠游説诸侯以求进身,往往立谈之间,可以取卿相之位,故云:“游大人以成名。” 胡念贻:游大人,即《孟子》里説的“説大人”,即游説诸侯,这是战国时所谓“游士”的风气,然战国时游説诸侯的人并非全是不足取,故王夫之只説旦秦暮楚以取卿相的人,这样説较爲符合《卜居》作者的原意。 蒋天枢:诛锄草茅,谓退而力田自养。 王泗原:诛,治也。 何剑熏:此句上下皆不偶,上云:“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下云:“将从俗富贵,以偷生乎?”“将”字下皆四字,此句独三字,况“游大人”亦不顺适,当有脱误。疑此句当作“将游説大人,以成名乎?”如此,方与上下相偶。 游説大人,正战国时代士大夫成名做官之途径,故屈原仍作此言,但各本不出“説”字,王逸仅以“游大人”爲释,知脱误甚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