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孩儿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孩儿草 【名称出处】:《岭南采药录》 【概况】: 异名 由甲草、黄蜂草(《广东中药》),积药草、土夏枯草(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疳积草(《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爵床科孩儿草属植物孩儿草的全草。孩儿草属全世界约50种;中国有10种,其中药用植物有3种。 原植物 孩儿草Rungia pectinata(L.)Nees(Rungia parviflora Nees),又名蓝色草(《广州植物志》),明萼草(《种子植物名称》)。 形态 细弱草本,茎下部匍匐,上部多分枝,高达50cm。叶椭圆状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1.5~5cm。穗状花序顶生或腋生,长1~2.5cm,粗约6mm,花偏生于一侧;苞片2型,有花苞片倒卵状椭圆形,长约3mm,背有短柔毛,有宽腹质边缘和睫毛,无花苞片椭圆状披针形,作篦齿状排列;小苞片2;花萼裂片5,狭披针形,稍短于苞片;花萼白色带淡紫色,长约4.5mm,2唇形,下唇3浅裂;雄蕊2,2药室不等高,较低1室有小距。 蒴果长约3mm,开裂时胎座自蒴底弹起,种子4粒,扁圆形,黑褐色。花期冬至春季。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177页.图5767) 生境与分布 生于路旁草地水湿处。 分布于中国台湾、广东、广西、云南。。【生药】: 采集 由夏季至冬季,均可采收全草。 鉴别 全草长约30cm。茎细,径约2~3mm,暗绿褐色或黄白色,有纵皱纹,近基部数节著生细根,节部稍膨大;质硬脆,易折断,断面髓部针孔状,木部白色。 叶对生,青绿色或灰绿色,常脱落。 穗状花序,花偏于一侧,多数脱落,苞片绿色或黄绿色而有膜质边缘。 气微,味淡。 贮藏 置干燥处。 。【药性】:性味 甘、苦,凉。 ❶ 《广东中药》:“甘、平,微凉。” 功效 清肝明目,消积止痢。 主治 肝炎,急性结合膜炎,小儿食积,痢疾,颈淋巴结结核。 ❶ 《岭南采药录》:“消小儿食积,清肝火,与白芍功用相同。”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广西本草选编》:“治疖肿、毒蛇咬伤:孩儿草9~15g,水煎服。并用鲜全草捣烂外敷,蛇伤敷伤口周围。”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