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
【生卒】:1866-1925 【介绍】: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家。 曾在香港学医。1894年创立中国第一个革命组织“兴中会”。 孙中山受到1905-1907年俄国革命的影响,提出了包括“民族主义”(实现中国民族独立)、“民权主义”(建立共和国)、“民生主义”(消灭社会的不平等)的三民主义为政治纲领,团结一切革命力量,致力推翻当权的皇朝。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的革命民主主义纲领,同时批评了孙中山关于可以在中国“防止”资本主义的空想。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给了孙中山以很大影响。他与中国共产党联合起来,改组了国民党,支持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要求。 在新的条件下,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补充了三项政治方针:联俄、联共、扶助农工。孙中山的经济纲领要求“节制资本”,亦即要把外国的和本国的大资本收归国有。 孙中山是苏联的伟大朋友,他高度评价苏联对中国革命运动的支持。 他坚信,“希望不久即将破晓,斯时苏联以良友及盟国而欣迎强盛独立之中国,两国在争取世界被压迫民族自由之大战中,携手并进以取得胜利。”孙中山的哲学观点是他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他唯物主义地看待有关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孙中山根据人的实践活动来研究认识过程,并把认识的结果——思想和主义——看作是帮助改造世界的积极力量。孙中山在解释社会现象方面,总的来说,还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主要哲学著作有《孙文学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