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子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子痰 内科病证名。 指痨疮生于肾子(睾丸)多有不规则无痛硬结,甚者化脓溃破,终至窦管形成的病证。本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附睾结核、睾丸结核等。 “子痰”病名历代文献虽未明确记载,但对本病确有较详描述。如《外科理例·囊痈》中记载:“一人年逾五十,患此疮口不敛,诊之微有湿热,治以龙胆泻肝汤,湿热悉退,乃以托里药及豆豉饼灸而愈。次年,复患湿热颇盛,仍用前汤四剂而退,又以滋阴药而消。若溃后虚而不补,少壮者成漏;老弱者不治………。 ”近代医家根据中医的瘰疬,痰核病是由“流痰”“痰火”等所致,故将痰湿流结于肾子的疮痨性疾病称之为子痰。子痰的病因病机有: 痰湿为阴邪,寒盛伤阳;其性粘滞,故多经久难愈。 急性子痈有起病较急,发热恶寒,一侧睾丸肿痛,触压痛剧的特点。卵子瘟为痄腮的并发症,有腮肿将退而睾丸肿痛,阴囊皮色发红,一般10天左右能消退,不化脓的特点。根据其特点,不难鉴别。临床上寒痰凝结型,症见附睾上可扪及不规则的硬结,自觉睾丸轻度肿胀,阴囊寒凉,多无全身症状,治以温经通络,化痰散结。方用阳和汤加味。肝肾阴虚型,临床以附睾硬结坏死化脓,睾丸与阴囊皮肤粘连,肤色暗红,低热,脉细数为主要表现。 治以滋阴清热,化痰透脓。方选滋阴除湿汤加黄芪、山甲、皂刺。肾虚痰湿型,临床主要表现为附睾硬结化脓,质清稀,逐渐形成瘘管,经久不愈,面色萎黄,畏寒肢冷,脉沉细无力。治以补肾益气,兼化痰湿。 方选十全大补汤加味。现代研究:本病主要见于附睾结核,而附睾结核多由肾结核经尿路或前列腺、精囊蔓延而来,部分由肺结核病,经血行感染而成。 随著西医抗结核药物的出现,和手术切除附睾结核病灶方法的使用,为治疗附睾结核病开辟了新途径,但仍不失中医药治疗本病的作用。临床上,往往使用抗结核药无效情况下,中医辨证施治,可获得较好疗效。临床实践证明,无论何种证型,均可在论治的基础上,兼服小金丹,从而可明显提高疗效。小金丹出自清·许克昌《外科证治全书》,主治一切阴疽,流注,痰核,瘰疬等症。 具有湿经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之功,所以治疗子痰病最宜。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