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童百问
儿科学著作。 10卷。明·鲁伯嗣撰。 刊于1542年。其内容卷1载初生儿护养、小儿脉法、变蒸、脐风、五脏病证;卷2载抽搐、急慢惊风、惊痫;卷3载五硬、五软、夜啼证;卷4载胎疾、解颅及五官科诸病;卷5载五迟、腹胀、腹痛和积滞证;卷6载伤寒及喘嗽等;卷7载霍乱、吐泻、痢证;卷8为脱肛、痔证及溲闭、便闭和疳证;卷9为虚证、蚘虫、疝气等;卷10为疟疾及痈、疽等外科证。 每一证均以问题形式提出,然后详述之。每问必究其病源,每证必详其治疗,因病处方投药,剂量、服法、临症加减,均其详备,共计百问,828方。且鲁氏能参会众说,自成一家,取材审慎,表明了鲁氏在儿科证治方面的造诣。是书初为郭定所藏,后其子坤刊刻于陕西蓝田,始得流传,复由吏部尚书许赞献于当朝,得王肯堂、熊宗立氏校定,流传乃广。 王肯堂评曰:“故其为书,论辨详审,制合精当,……病无遗载,方有余奇,开卷昭然,朦是发矣”。本书有十余种刻本。 最早为明嘉靖二十一年壬寅(1542)刻本。解放后有排印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