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麻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麻 中药名。 出《雷公炮炙论》。别名:鬼督邮,明天麻、水洋芋、冬彭。 为兰科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l.的根茎。干燥根茎为长椭圆形,略扁,皱缩而弯曲,一端有残留茎基,红色或棕红色,俗称鹦哥嘴,另一端有圆形的根痕,长6~10厘米,直径2~5厘米,厚0.9~2厘米。表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半透明,常有浅色片状的外皮残留,多纵皱,并可见数行不甚明显的须根痕排列成环。冬麻皱纹细而少,春麻皱纹粗大。 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略平坦,角质,黄白色或淡棕色,有光泽。 嚼之发脆,有粘性。 气特异,味甘。 以色黄白、半透明,肥大坚实者为佳。主产云南、四川、贵州等地。 冬春两季采挖,冬采者名“冬麻”,质优;春采者名“春麻”,质次之。挖出后,除去地上茎及须根,洗净泥土,用清水泡,及时擦去粗皮,随即放入清水或白矾水浸泡,再水煮或蒸透,至中心无白点时为度,取出晾干、晒干或烘干。味甘、性平,无毒。入肝经。 ❶ 《本草纲目》:“入肝经气分。” 《神农本草经》:“主恶气,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内服:煎汤,4.5~9克;或入丸、散。“使御风草根,勿使天麻,二件若同用,即令有肠结之患。”治小儿风痰搐搦,急慢惊风,风痫:天麻120克(酒洗,炒),胆星90克,僵蚕60克(俱炒),天竺黄30克,明雄黄15克。俱研细,总和匀,半夏曲60克,为末,打糊丸如弹子大。用薄荷、生姜泡浓汤,调化1丸,或2、3丸(《本草汇言》)。含对羟基苯甲醇-β-D葡萄吡喃糖甙,即天麻甙。并含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醛、琥珀酸及β-谷甾醇、微量生物碱、粘液质等。另含赤箭甙、4-羟苄基甲醚、4-(4′-羟苄氧基)苄基甲醚、双(4-羟苄基)醚等。 抗惊厥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天麻水煎剂1克/公斤或香荚兰醛40毫克/公斤,都可以提高电击痉挛的阈值,有效地制止癫痫样发作,控制脑电图中痫样放电的发展。小鼠腹腔注射天麻浸膏,半数致死量为51.4~61.4克/公斤。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