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天南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天南星 中药名。 出《本草拾遗》。别名:虎掌南星、蛇芋、野芋头。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consanguineum Schott.东北天南星A.amurense Maxim.或异叶天南星A. heterophyllum B1.等的块茎。 干燥的块茎,呈扁圆形块状。直径2~7厘米,厚1~2厘米。表面乳白色或棕色,皱缩或较光滑,茎基处有凹入痕迹,周围有麻点状须根痕。 块茎的周围具球状侧芽的,习称“虎掌南星”,亦有不带侧芽的。质坚硬,不易破碎,断面不平坦,色白,粉性。微有辛气,味辣而麻。以体大、色白、粉性足、有侧芽者为佳。未去外皮者不宜入药。主产四川、河南、贵州、云南、广西等地。 拣去杂质,洗净灰屑,晒干。制南星:取拣净的天南星,用凉水浸漂,避免日晒,每日换水2~3次,根据其产地、质量及大小,适当掌握浸漂日数。至起白沫时,每南星50千克加白矾1000千克,浸泡1月后,继续换水,直至口尝天麻辣感为止,捞出,与鲜姜片及白矾粉层层均匀铺入容器内,加入淹没,约经3~4星期,复倒入锅内煮至内无白心,取出,拣去姜片,晾至六成干,闷润后切片,晒干(每天南星50千克,用鲜姜12.5千克,白矾6.25~12.5千克)。 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残茎、须根及外皮,晒干。或晒至半干时,用硫黄裹一次,则色白,易干。味苦辛,性温,有毒。 入肺、肝、脾经。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治中风痰壅,口眼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风痰眩晕,喉痹,瘰疬,痈肿,跌打损伤,蛇虫咬伤。 内服:煎汤,2.4~4.5克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敷。阴虚燥痰及孕妇忌服。 ❶ 治诸风口噤:天南星(炮,锉),大人9克,小儿3克,生姜5片,苏叶3克。水煎减半,入雄猪胆汁少许,温服(《仁斋直指方》)。 ❷ 治痰湿臂痛,右边者:天南星、苍术等分,生姜3片,水煎服之(《摘元方》)。 ❹ 治风痫:天南星(9蒸9晒)为末,姜汁糊丸,梧子大。煎人参、菖蒲汤或麦门冬汤下20丸(《中藏经》)。 天南星块茎含三萜皂甙、安息香酸、粘液、淀粉、氨基酸等。虎掌南星含葫芦巴碱、胆碱、甘露醇、β-咔啉、3-羟基-2-甲基吡啶、L-脯氨酰-L-缬氨酸酐等。 天南星根茎生食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口腔粘膜轻度糜烂,甚至部分坏死脱落,咽喉干燥,并有烧灼感,舌体肿大,口唇水肿,大量流涎,口舌麻木,味觉丧失,声音嘶哑,张口困难。 小鼠腹腔注射水浸液半数致死量为13.5克/公斤。 其煎剂具有镇静、止痛、祛痰、抗肿瘤作用及抗惊厥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