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阿尔伯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阿尔伯特 【生卒】:约1206—1280年 【介绍】: 德国经院哲学家、神学家、自然科学家。 因其博学而被称为“伟大的”。生于巴伐利亚的劳英根。曾就学于帕多瓦大学和波洛尼亚大学。1223年克服家庭阻力加入多米尼克教团。阿尔伯特曾在科隆和其他德国城市教授神学,后在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并于1245-1248年在该校任教,托马斯·阿奎那是他的学生。1248年,他返回科隆,组织本教团的神学研究,阿奎那是他的助手。 1260-1262年任拉蒂斯邦的大主教。1277年曾赴巴黎为受谴责的阿奎那辩护。 阿尔伯特没有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他一生致力于翻译和注释亚里士多德的著作,由于不能把亚里士多德与其解释者区别开,因而他的哲学综合了亚里士多德和新柏拉图主义者的思想。 他明确区分了哲学与神学,使哲学与自然科学开始成为独立于神学的学科。 在神学上,阿尔伯特认为上帝是必然存在,本质与存在在上帝身上是统一的,并从运动原因的角度对上帝的存在作了论证。 他认为,我们不知道上帝是什么,只知道他不是什么。在世界起源问题上,他采用了新柏拉图主义的流溢说。他否认天使和人的灵魂由质料和形式构成。 阿尔伯特认为,哲学不能证明世界的创造,但可以证明灵魂的不朽;哲学研究作为第一存在的上帝,神学研究神启和信仰显示的上帝。 主要著作有:《彼得·伦巴德〈教父言论集〉注释》、《创造物手册》、《对伪狄奥尼修斯著作的注释》、《论理智的统一性》、《神学手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