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觉寺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郊群山的旸台山麓,创建于辽咸雍四年(公元1068年)。 初名清水院,金时为西山八大院之一,称灵泉佛寺。因辽人有朝日之俗,故其建筑布局坐西向东。 寺院依山而建,自东向西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殿、无量寿佛殿、龙王堂,布局严谨、深广。 泉水自石缝流出,汇成碧潭,然后又沿石渠而下,穿越竹林,幽静而又富有生机。明宣德年间扩建后,改今名。崇祯时毁圮,清雍正帝为皇子时重修,增建四宜堂院、领要亭。 乾隆年间又重修,在大悲坛后建舍利塔一座。寺内今有800多年的银杏、竹林,乾隆时从四川移来的玉兰花,依然枝叶繁茂,生机盎然。 龙王堂内另有辽碑一座,木刻《旸台山清水院藏经记》,为建寺之年所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