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欲
主张尽量减少欲望的观点。 老子主张“常使民无知无欲”(《老子·三章》),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老子·十九章》),要求人们“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十章》)不要有过分的欲求。宋尹学派认为情欲有碍于心之“虚”、“壹”、“静”,因而主张“情欲寡少”。孟子进一步论述了“寡欲”与“养心”、“存心”的关系:“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 ”(《孟子·尽心下》)陆九渊著《养心莫善于寡欲》专文,也教人“存心”、“寡欲”:“夫所以害吾心者何也?欲也。欲之多,则心之存者必寡;欲之寡,则心之存者必多。故君子不患夫心之不存,而患夫欲之不寡。欲去则心存矣。 ”程颢、戴震等都明确赞成孟子“养心莫善于寡欲”的主张。明末清初的颜元更主张“寡欲以清心,寡欲以清身,寡欲以清口。”(《颜习斋先生言行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