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良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良姜 【概况】: 异名 山姜、良姜(《广西中草药》)。 基源 为姜科山姜属植物红豆蔻的根茎。 原植物 红豆蔻Alpinia galanga(L.)Willd. 余项参见“红豆蔻”条。 。【生药】:采集 2~3月采挖根茎,洗净,晒干。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干燥。 鉴别 根茎圆柱状,多分枝,长8~12cm,直径1.5~3cm;表面淡棕红色或暗紫色,具纵皱,有波浪形的淡黄色叶痕,形成环节,节间长3~6mm,根茎下侧有须根痕。质坚韧,不易折断,断面纤维性,淡黄色,皮层较厚,内皮层明显,维管束点可见。气芳香,味辛辣。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根茎含乙酰基胡椒酚乙酸酯(1′-Acetoxychavicol acetate)、乙酰基丁香酚乙酸酯(1′-Acetoxyeugenol acetate)和羟基胡椒酚乙酸酯(1′-Hydroxychavicol acetate)和羟胡椒酚乙酸酯(1′-rlydroxychavicol acetate),后者具抗真菌活性[1],而乙酰基胡椒酚乙酸酯对小鼠腹水癌和S-180有效[2]。 另含对-羟基肉桂醛(P-Hydroxycinnam-aldehyde)、二-对-羟基-顺-苯乙烯基甲烷[Di-(p-hydroxy-cis-styryl)methane]和挥发油。挥发油含α-蒎烯、β-蒎烯、α-侧柏烯(α-thujene)]α-蒎烯、β-蒎烯α-侧柏烯(α-thujene)、α-葑烯(Fenchene)、莰烯(Camphene)、香桧烯(Sabinene)、△3-蒈烯(△3-Carene)、月桂烯(Myrcene)、β-水芹烯(β-Selin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柠檬烯、γ-松油烯、顺-β-罗勒烯(Cis-β-ocimene)、反式-β-伞花烃(Trans-β-cymene)、对伞花烃(p-Cymene)、对伞花烯(p-Cymenene)、异松油烯(Isoterpinene)、1,8-桉油精(1,8-Cineole)、牻牛儿醛(Geranial)、橙花醛(Neral)、β-侧柏酮(β-Thujone)、牻牛儿醇(Geraniol)、香茅醇(Citronellol)、芳樟醇(Linalool)、龙脑(Borneol)、异龙脑、松油烯-4-醇(Terpinene-4-ol)、α-松油醇(α-Terpineol)、反式-水化香桧烯(Trans-hydrated sabinene)、顺-对- 有报道马来西亚产根茎挥发油尚含乙酸-2-甲基丙酯、乙酸丁酯、香芹醇Ⅰ和Ⅱ(Carveol Ⅰ、Ⅱ)、胡椒酚(Chavico1)、十三烷、乙酸胡椒酚酯、乙酸香茅酯、乙酸橙花酯、乙酸牻牛儿酯、乙酸丁香酚酯、α- 另根茎含黄酮类成分高良姜素(Galangin)[3]。 参考文献 [1]Planta Med 1985;507 [2]中药材 1988;11(5)∶48,1987;10(3);49 [3]中药大辞典.上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125 。【药理】: 根茎的石油醚提取物可使家兔支气管腺分泌增加,有较好的祛痰作用[1]。 所含1′-乙酰氧基胡椒酚乙酸酯和1′-乙酰氧丁香酚乙酸酯对Shay氏大鼠胃溃疡,有显著的抑制作用[a,a]。所含丁香酚有一定的抗菌和抗真菌作用[4]。可使胃粘液分泌增加,有健胃作用[5]。家兔iv可产生麻醉、血压下降、呼吸抑制与抗惊厥等作用,但小鼠sc不产生麻醉作用[6]。另报道有较强的抗组胺作用[7]。 参考文献 [1]Indian J Physiol Pharmacol 1962;6(3)∶150 [2]Chem Pharm Bull 1976;24(10)∶2377 [3]CA 1974;81∶68544h [4]CA 1979;91∶1 51896b [5]Proc Soc ExpBiol Med 1948;67∶34 [6]CA 1961;55∶10696a [7]CA 1981;95∶143920x 。【药性】: 性味 辛,温。 功效 温胃,散寒,止痛。 主治 心胃气痛,胃寒冷及伤食吐泻。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2~4.5g;或入丸、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