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惑不解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原指非常糊涂,不懂事理。后指对某事感到疑惑,不能理解。惑:迷惑,疑惑。解:理解,懂得。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宋·陆游《剑南诗稿·与赵都大启》:“伏念某下愚无知,大惑不解。” [功能、例句] 多作谓语。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五:“这样的人,居然作出这样的事,我当时实在大惑不解。”蒲松龄《聊斋志异·土偶》:“毋疑涉妄,然窥女无他,大惑不解。” [附条] ❶ “大惑莫解”。陆游《与何蜀州启》。 ❷ “惑之不解”。 韩愈《师说》。 [同义] 百思不解 不可思议 如堕烟海 [反义] 恍然大悟 豁然开朗 顿开茅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