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叶白头翁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叶白头翁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一面青(《分类草药性》),大火草(《重庆草药》)。 基源 为菊科香青属植物珠光香青的全草。香青属全世界有80余种,中国有50余种。 原植物 珠光香青Anaphalis margaritacea(L.)Benth.et Hook.f.,又名山荻(《中国植物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木质,有具褐色鳞片的短匍枝。茎高30~60cm,被灰白色绵毛。 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长5~9cm,宽0.3~1.2cm,基部不沿茎下延,表面被蛛丝毛,背面被灰白色至红褐色厚绵毛。头状花序多数排成复伞房状;总苞宽钟状或半球形,直径8~13mm:总苞片5~7层,基部多少褐色,上部白色;雌株头状花序外围雌花多层,中央有3~20雄花;雄株头状花序全为雄花或外围有少数雌花。 瘦果长椭圆形,有小腺点。花果期8~11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4册.468页.图6349)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草地、石砾地。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 印度、日本、朝鲜、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春、夏间花苞初放时连根挖起,去净泥沙,晒干。 药材主产于四川、贵州等地。 鉴别 根头细长,长1~3cm。 茎长30~50cm,直径达5mm,梢部渐细小,少分枝,外表密生白色丝状茸毛,扯下后又显露出黄绿色而细密短小的茸毛。叶多皱缩成团,棕褐色,两面均有白毛,但较茎部毛短小。 有臭气,味微弱。以茎杆粗壮、叶片不脱落者为佳。 贮藏 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根的主要成分为多炔化合物,反脱氢母菊酯(Trans-dehydroma tricaria)、5-氯-2-(辛-2,4,6三炔叉)-5,6-二氢-吡喃(5-Chloro-2[Octa-2,4,6-triyneylidene]-5,6-dihydro-2H-Pyran和微量的十三碳五烯炔(Tridecpentaynene)。 参考文献 CA1965;63:4571d 【药性】: 性味 甘、苦,凉。 功效 清热泻火,燥湿止痢。 主治 瘰疬,湿热痢疾,牙痛,吐血。 ❶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劳伤,牙痛,乳痈,瘰疬。”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食疗 《重庆草药》:“治风火牙痛.大叶白头翁60g,煎水炖五花肉加糖,或煮绿壳鸭蛋食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