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义凛然
[结构] 主谓式。 [释义] 正义之气,令人敬畏。大义:正义,正气。 凛然:可敬畏的样子。 [出处] 《左传·僖公二五年》:“诸侯信之,且大义也。”明·郑仲夔《耳新·正气》:“不惟侍御精忠贯日,夫人亦且大义凛然,一门正气乃尔。” [功能、例句] ❶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 姚雪垠《李自成》一卷三一章:“袁宗第和尚炯见他说的话大义凛然,口气坚决,便不再劝阻了。” ❷ 作状语。 鲁迅《故事新编·采薇》:“于是他大义凛然的斩钉截铁的说道:‘普天之下……’”。 [附条] ❶ “正义凛然”。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刘基》。 ❷ “凛然大义”。 明·张同敞《和留守浩气吟原韵》。 [同义] 义形于色 浩然正气 [反义] 忍辱偷生 忍辱含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