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大东亚共荣圈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大东亚共荣圈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奴役亚洲太平洋地区各国的殖民主义计划。 1940年8月1日,近卫内阁宣称,日本政府的基本国策是建立“以皇国为核心、以日满华的牢固结合为基础的大东亚新秩序”,“确立包括整个大东亚的皇国自给自足的经济政策”。同日,日本外相松冈洋右发表声明,将上述侵略计划称为“大东亚共荣圈”。其范围初以日“满”华为主,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将中国、朝鲜、泰国、印度支那、缅甸、英属印度(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马来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新西兰和阿富汗等国家和地区都囊括在内,其面积占世界陆地的四分之一,人口占世界总数三分之一以上。 规定共荣圈内诸国以日本为“家长”,掌握经济、政治、文化及武力的“指导权”。 1942年11月,日本成立“大东亚省”,掌管“圈”内事务,培植傀儡政权,有组织、有计划地搜括“圈”内一切人力、财力、物力,为其侵略战争服务。次年11月纠集各傀儡国首脑,在东京召开所谓“大东亚会议”,再次鼓吹“共存共荣”。1945年8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彻底粉碎了“大东亚共荣圈”的阴谋。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