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秘色瓷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秘色瓷 秘色瓷唐代青瓷是当时陶瓷中的一个主要品种,烧造窑址几乎遍布南北各地,其中越窑所制,胎骨较薄,施釉均匀,釉色青翠莹润。封建统治者为了提供宫廷用品,曾设官督造青瓷,也就是后来历代所设的御器厂或官窑的前身。这种由官府监督、民窑烧制的青瓷,赋予另外一个专用名称,叫做秘色瓷。因此,秘色瓷并非一种专供宫廷使用的青瓷品种,也不是专指越窑中呈青绿釉色者,而是烧造比较精细的一般青瓷,因内廷要显示尊贵,以区别于士庶,才将其所使用者称为秘色瓷。唐代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诗》 里对秘色瓷的釉色、胎地和制作技巧作了具体的描写: “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 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 古镜破苔当席上,嫩荷涵露别江濆; 山中竹叶醅初发,多病那堪中十分。” 诗首联也说明,所谓秘色瓷,就是青瓷中质地较好,呈贡朝廷者。《开元天宝遗事》 中的一段记载也可印证这一点: “内库有青瓷酒杯,纹如乱丝,其薄如纸……” 到了五代,钱越统治者为了笼络中原各主,在余姚烧制青瓷专门作为贡品供奉,禁绝民间使用,此种越器称为 “秘色窑”。秘色窑专为贡品,故不同于唐代之秘色瓷,极尽装饰之能事,装饰题材有花卉、动物、人物、神仙等,采用刻花、划花、印花等技法。 ☚ 金银平脱 官窑 ☛ 秘色瓷晚唐、五代及北宋时期越窑生产的一种精品青瓷器。其制作工整、胎质细腻,多呈灰或浅灰色。釉层均匀滋润,釉色以青及青绿为主。对于“秘色”,过去有人认为秘色瓷是五代吴越国为贡奉后周及宋王朝而在越州专门烧造的青瓷器,“为供奉之物,不得臣庶用之,故云秘色”。实际上“秘色”一词在唐代即已出现,如诗人陆龟蒙有《秘色越器诗》。秘色瓷是晚唐至北宋初期的越窑青瓷贡品,由于流入民间较多,流传很广。“秘色”又成为这一时期一种青瓷釉色的专称。 秘色瓷 秘色瓷秘色瓷在吴越时为供奉之物, “不得臣下用,故曰‘秘色’”。参见“青瓷”。 ☚ 唐三彩 白瓷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