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多年冻土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多年冻土 数年乃至数万年以上经久不化的冻土层称为多年冻土,又称永久冻土。 分为上下两层:上部是夏融冬冻的活动层,下部是终年不融的多年冻结层。多年冻土是寒冷气候(年均气温低于-2℃)区的产物。按冻土的成因可分为: (1)后生冻土层。为土层堆积后形成,其特点是含冰量少,多为整体结构或层状结构,具裂隙冰。 (2)共生冻土层。与堆积土层同时形成,其特点是含冰量多,多为层状或网状结构。 中国青藏高原和东北等高纬地区的多年冻土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4。全世界多年冻土面积共有3500万km2,约占陆地面积的1/4。多年冻土随纬度和垂直高度而变化。在北半球,其深度自北向南增大,厚度自北向南减薄。如西伯利亚北部多年冻土的厚度为200m左右,最厚可达620m,活动层小于0.5m。向南到中国黑龙江省,多年冻土南界处的厚度仅1~2m,活动层厚达1.5~3.0m。 多年冻土的厚度由高海拔向低海拔变薄,活动层也相应增厚。如中国祁连山北坡4000m处多年冻土厚100m,3500m处仅为22m;在青藏高原北部的昆仑山区,多年冻土厚180~200m,向南厚度变薄。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