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外在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外在性 又称外部性。 随著20世纪60年代生态运动的出现,外部性日益成为公众注意的一个概念。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假设下,价格机制将自动地配置社会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价格并不能反映市场主体做出决策时所需要的全部信息,由此产生了外部性。西方经济学从不同角度对外部性做出了定义,主要有❶ 外部性是没有为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所反映的一个经济主体的活动对另一个主体福利的影响; 在西方经济学对外部性的分析中还将外部性分为由货币原因造成的外部性和真实的外部性。所谓由货币原因造成的外部性指由于一些厂商支付的投入价格受其他厂商运营的影响而引致的外部性,而真实的外部性则是剔除了价格变化的直接效应。产生外部性的原因在西方经济学的框架内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外部性的主要表现是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的偏离,而所有权本身所界定的经济中的各个行动主体的权利义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成本间的差异。 但是公共物品的不付费性质导致了使用这种公共物品的成本为零,而生产此种公共物品却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这种不一致就引致了外部性的出现。由于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主要原因之一,西方经济学家从不同角度出发,提出了许多纠正外部性的主张,主要有如下三种思路: 他认为,为了最大化整个社会的总经济福利,任何行动的边际社会收益与此行动所造成的边际社会成本之间的任一背离都应被消除。 这就是黄金法则。在此,庇古依然是沿著古典经济学成本收益分析思路分析外部性问题,因此他提出了征税的政策建议。主张利用税收或补贴来矫正这种背离。 这一思路主要由科斯(Ronald.H.Coase)提出。他主要针对庇古教授矫正外部性问题的政策建议的不足之处阐发自己的观点,首先,庇古认为的政府有能力通过征税或补贴的办法提高社会福利有一个严格假设,即提出税收、补贴框架是无任何成本的。 科斯认为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更进一步地,科斯指出,如果政府只是简单地设计清晰并可转移的对财产的安排,完全竞争市场同样可以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克服外部性并实现经济效率。科斯的这一思想集中体现在如下的科斯定理之中:无论财产权利在产生外部性的与受外部性影响的私人团体间如何安排,在完全竞争且不存在收入效应及交易成本的情况下,它们之间的自愿谈判安排将会导致同样的资源配置状况。 基于此,科斯认为重新安排财产权利可以消除外部性。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