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东击西
声:声张。 表面声张著去攻打东边,实际上却去攻打西边。军事上给对方制造错觉而出奇制胜的一种战术。 语本《淮南子·兵略训》“故用兵之道,示之以柔而迎之以刚,示之以弱而乘之以强,为之以歙(xī)而应之以张,将欲西而示之以东”。(歙:收合。 )唐·杜佑《通典·兵典六》:“声言击东,其实击西。”《清朝野史大观·卷四·英将舍粤袭浙》:“伯麦乃窥见邻省之有隙可乘,浙江大吏之畏葸不决,遂巧用声东击西之计,浙江之沿海各口,首遭其蹂躏。”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经常要采取巧妙的方法,去欺骗、引诱和迷惑敌人,例如声东击西、忽南忽北……等。” 也作【声西击东】。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六:“若彼声西击东,而我军出大同,未免顾彼失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