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古代官府编制上地登录册簿。
为国家对私有地产权的认可,又是征取赋役的依据。其产生当与“履亩而税”制同时。东汉建初年间,山阳太守秦彭亲自下乡查量土地,按肥瘠分三等,编立文书,藏之乡县。
后推广各地,然此时地籍仅为户籍的附属文件。
唐宋以降,土地兼并加剧,土地对赋役负担能力的影响日益重要,各种单行地籍,如方帐、庄帐、鱼鳞图、砧基簿等相继设立。明实行*一条鞭法后,鱼鳞图册成为征派赋役的主要依据,地籍重要性超过户籍。
但地主官僚为逃避赋役,常破坏地籍,使其严重失实,赋役依此为据也难免不均。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