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地乌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地乌 【概况】: 异名 地雷(贵州),二轮七、蜈蚣三七(浙江)。 基源 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鹅掌草的根状茎。银莲花属全世界约150种,中国约62种。 原植物 鹅掌草Anemone flaccida Fr. Schmidt(A.baicalensis Turcz.var.1aevigata A.Gray;A.baicalensis Turcz.ssp.flaccida Ulbr.),又名林荫银莲花(《中国植物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株高15~40CM。根状茎近圆柱形,粗5~10mm,节间缩短。基生叶1~2枚,有长柄;叶片薄膜质,五角形,基部深心形,3全裂,中裂片菱形,3裂,末回裂片卵或宽披针形,有1~3齿或全缘,侧全裂片不等二深裂;叶柄长10~28cm。花通常2~3朵,花梗只在上部有柔毛;苞片3;似基生叶,无柄,不等大,菱状三角形或菱形,3深裂;萼片5,白色,倒卵形或椭圆形,长7~10,宽4~5.5mm,顶端钝或圆形;雄蕊长约萼片之半,花丝丝状,钝或圆形;雄蕊长约萼片之半,花丝丝状;心皮约8,子房被浅黄色短柔毛,无花柱,柱头近三角形。 4~6月开花。(图见《中国植物志》第28卷.图版3)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100~3000m山谷中草地或林下。分布于中国西南及陕西南部、甘肃南部、江苏南部、浙江西北部、江西、湖南、湖北西部。日本和原苏联远东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春夏季采收,除去当叶、根径及泥沙,晒干或鲜用。 贮藏 晒干用者置干燥处,防蛀。 【化学】: 含皂甙、生物碱等[1]和Giganteaside(1)、QlaccidinB(2)[2]。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0;20(4)∶177 [2]生药学杂志(日) 1988;42(1)∶35 【药理】: ❶ 抗炎作用 水煎液以8g/kg和5g/kg量ip,分别对蛋清和甲醛引起的大鼠足跖肿胀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其作用快而持久,给药30min后即显效,3h后作用最强,48h作用仍不消失。ip 5g/kg,共7d,对大鼠肉芽肿增生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毒性 按孙氏改良寇氏法得小鼠ip水煎液的LD50为21.6±4.4g/kg。中毒后安静,30min后死亡。 参考文献 [1]药学通报 1984;19(4)∶250 [2]药学通报 1986;21(6)∶373 。【药性】:性味 辛,微苦,温。 功效 祛风湿,助筋骨。 主治 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贵州民间药物》:“解毒,驱风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或浸酒。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❶ 《贵州民间药物》:“治风湿:地乌30g.泡酒250g。每次服9g。或地乌与9g,白龙须6g,大血藤、大风藤各15g,泡酒1kg。每次服20ml❷ 《浙江天目山药用植物志》:“疗伤,发散,助筋骨:鲜蜈蚣三~七根60~90g。切片,加白糖炖汁服。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