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半夏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半夏 【名称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 【概况】: 基源 为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高原南星的块茎。 天南星属全世界有150余种,中国约82种。 原植物 高原南星Arisaema intermedium Blume 形态 多年生草本。块茎扁球形,直径2~4cm。鳞叶2~3,线状披针形,内面的长16~20cm,下部绿色,上部紫色。叶1~2,叶柄长15~30cm,下部粗1~1.5cm,绿色。叶片3全裂,裂片无柄或具短柄,中裂片卵形、菱形或椭圆形,通常长大于宽,锐尖或渐尖,基部楔形,长(7~)9~12cm,宽3~11cm;侧裂片斜卵形或菱形,外侧较内侧宽,与中裂片近等大,侧脉脉距1~1.5cm,集合脉距边缘5~8mm。 花序柄短于叶柄,长10~26cm,较叶柄纤细,绿色。佛焰苞暗紫色或绿色,具绿色或白色条纹,管部宽圆柱形,长(3~)4~8cm,直径1.5~2.5cm,内面光滑,喉部边缘斜截形;檐部卵状披针形,深紫色,黄绿色或绿色,长7~16cm,宽2~6.5cm,长渐狭至具2~5cm长的尾尖。 肉穗花序单性,雄花序长约2cm,花疏生;雌花序长约1.5cm,花密;附属器长鞭状,长15~45cm,下部增粗成纺锤形或圆锥形,粗可达1cm,基部渐狭为柄,非截形,伸出佛焰苞后明显渐狭,暗紫色,之字形弯曲,上部线形下垂。雄花通常花药4,黄色,裂缝马蹄形。雌花子房倒卵形,花柱短,柱头小。花期5月(西藏),8~9月(云南)。 (图见《中药大辞典》.上册.86页.0152条图)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2600~3400m的高山草坡或铁杉林下。分布于云南、西藏。 从印度西姆拉,经尼泊尔至印度大吉岭都有分布。。 【生药】: 采集 8~9月挖取块茎,除去泥沙,洗净,干燥。 加工炮制 取原药材用水浸泡,每日换水1~2次,至尝无麻辣味为度,再用生姜汁或明矾水共煮3小时,取出晒干。每土半夏10kg,用姜2.5kg或用明矾1.4kg。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化学】:含苏氨酸,丙氨酸、酪氨酸、亮氨酸、丝氨酸、缬氨酸、赖氨酸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542 【药性】: 性味 辛,温。 有毒。 功效 燥湿化痰,和胃健脾,降逆止呕。 主治 胃炎,胃溃疡呕吐,咳嗽痰多,孕期呕吐。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9g。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