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 【集校】: 唐《文选集注》本: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 《文选》尤本、六臣本:同唐本。 《文选》五臣本:土伯九约,其角觺觺色些。 洪兴祖:土伯九约,其角觺觺些,校语:觺,一作 朱熹、明繙宋本:同洪本。校语亦同。 黄省曾、朱多煃、庄允益:同洪本。 何剑熏:李白《大猎赋》“捩土狛,殪天狗”,本此。“伯”作“狛”,不作“伯”。 是知唐写本有作“狛”者矣。 。【集释】: 王逸:土伯,后土之侯伯也。 约,屈也。觺觺,犹狺狺,角利貌也。言地有土伯,执卫门户,其身九屈,有角觺觺,主触害人也。 刘良:约,屈也。 土伯,后土之诸侯也,其身九屈,其角铦利而触害人。觺觺,铦利貌。 洪兴祖:觺音疑,又牛力切。 朱熹:土伯,后土之侯伯也。 约,屈也。 觺觺,角利貌。 其身九屈有角,触害人也。 周拱辰:土伯,土神也。 其神牛身,土属牛也,犹东方木神爲勾芒,其神龙身;西方金神爲蓐收,其神虎身是也。九约,约,尾也。《吕氏春秋》:肉之美者,旄象之约。 九约,言九尾也。 王夫之:约,屈也,身屈折也。 林云铭:约,屈也。 后土之侯伯,其身九屈。觺觺,利貌。 蒋骥:土伯,后土之伯。 约,尾也,《吕氏春秋》:肉之美者,有旄象之约。觺觺,角鋭貌。 屈复:土伯,后土之侯伯。 约,屈。觺觺,利角貌。 其身九屈,有角触害人也。 胡文英:觺音疑。 土伯,守幽都者,犹云鬼伯也。约,尾也。觺觺,利而向人貌。 王闿运:宋玉从行,亲见庸佞诸臣之状。 约,短绳也。 马其昶:孙志祖曰:《説文繫传》云:土伯九约,谓身有九节也。 王泗原:约,节。徐锴曰:“土伯九约,谓身有九节也。”觺,洪音疑,《广韵》鱼力切(职韵)。 蒋天枢:九约,王注:“约,屈也。”毕沅校《吕氏》“旄象之约”下引王注,曰“九屈”难解。“屈”必是“ 《玉篇》云:“短尾也。”又明谢肇制《五杂俎》(见《珍本丛书》第一集卷十六)云:“象体具百兽之肉,惟鼻是其本肉,约即鼻也。”“九约”之“约”如依叔师注,则土伯之身可九屈。如用谢肇制説,则土伯有九鼻,似非屈子本意。 今仍承用王注説,“九约”喻其屈伸变化多端也(《説文繫传》云:“土伯九约,身有九节也。”)觺觺,角鋭利貌。 何剑熏:土伯与天狗相对,知李白以土伯爲兽。《説文》:“狛,如狼,善驱羊,从犬,白声,读若蘖。”是实有此物。但此《辞》所言,则有“九约”。九约,王逸释爲“九屈”,徐锴释爲“九节”,俞樾释爲“九 ”则异化之也。但李白之释爲兽,盖本王逸以外之一种训释,或即郭璞之説,或土伯即《广雅·释虫》之杜伯,蝎也。盖此物爲妖怪,爲兽,爲虫,都无不可。 汤炳正:土伯,地府守门神。九约,“约”乃“矟”即矛。 “九矛”言矛极多。马王堆出土《战国纵横家书》,凡“赵”字皆作“勺”,是“勺”“肖”二字古通之证。《广雅·释器》:“矟,矛也。”曾侯乙墓主棺棺画有衆多守墓神兽持戈戟图像,可参。 觺觺,角尖利貌。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