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三点
明末清初哲学家方以智的观点。 他说:“圆∴三点,举一明三,即是两端用中,一以贯之。……上一点为无对待,……下二点为相对待,……总来中统内外,平统高卑,不息统‘艮’、‘震’,无著统理事,即真天统天地,真阳统阴阳,太无统有无,至善统善恶之故。 无对待在对待之中,设象如此,而上一点实贯二者而如环,非纵非横而可纵可横。”(《东西均·三征》)“无对待”,即绝对性。“相对待”,即相反,相对性。所谓“∴”,是指在对立之上还有一个超越对立的绝对。 如内外之上有中,高低之上有平,动静之上有不息,理事之上有无著,天地之上有真天,阴阳之上有真阳,有无之上有太无,善恶之上有至善。方以智认为“无对待在对待中”,绝对在相对之中。 也就是说绝对与相对也是相反相成的。对立之上的绝对统辖贯通对立双方。 这种思想,一方面反映了方以智隐约地看到对立双方有一方是主要的,触及到矛盾的主导方面;也说明了方以智承认对立双方向新的统一体的转化,而新的统一体具有绝对性,这种绝对性又不脱离相对性。这都是合理的见解。 另一方面,方以智又过分夸大矛盾的主导方面,并把绝对置于对立双方即相对之上,实质上成为超越相对的绝对,这样就又陷入形而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