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收入
亦称“社会净产值”。 指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新创造的价值。包括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的个人收入(v)和社会纯收入(m),包括企业利润、税金等。 国民收入的实物表现为物质生产部门劳动者当年新创造出来的那部分社会产品。 其中包括当年生产的全部消费品,以及扣除了用于补偿已消耗的那部分生产资料以后所剩下的生产资料。 对国民收入,可以分别计算生产额、分配额和使用额。 为了作动态比较,国民收入应按不变价格计算。为了使某一时期内国民收入的生产额、分配额和使用额之间保持衔接,并研究三者之间的关系,国民收入就必须按现行价格计算。 根据物质生产部门的国民收入统计数字,可以说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水平,计算经济发展速度,研究国民经济中的主要比例关系,评价宏观经济效益等。 资本主义国家统计的国民收入,指一个国家的劳动、资本和土地所有者在一定时期(如一年)内从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中获得的全部收入。它包括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在有政府津贴的情况下,还要加上津贴。用公式表示为: 国民收入=工资+利润+利息+租金+津贴 =国民生产总值一固定资产折旧-企业间接税+津贴 =国民生产净值-企业间接税+津贴 资本主义国家统计的国民收入表明全社会利用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和土地),通过买卖关系所获得的全部报酬。 它的主要缺点是:混淆劳动收入和剥削收入;包含许多再分配收入的重复计算,不能确切反映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生产成果和各种重要的比例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