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山水在唐代,以诗人而兼画家,最有成就的人物是王维。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诗说:“咫尺江湖尽,寻常鸥鸟飞。山光全在掌,云气欲生衣。”皎然《观王右丞维沧洲图歌》诗说:“丹青变化不可寻,翻空作有移人心。犹言雨色斜拂座,乍似凉水来入襟。”都是歌咏王维的山水。因为王维在肃宗时官至尚书右丞,故称他“王右丞”。王维最有成就的诗是山水诗,最有成就的画是山水画,他用这些作品反映了自己追慕恬静和禅理的生活,艺术上达到了“体物精微,状貌传神”的境界,人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山水画的新技法是:用水渗透墨彩来进行渲染(人称“破墨”),打破了青绿重色和线条钩勒的束缚。这使得唐代山水画中水墨山水的一派逐渐超过了以李思训、李昭道父子为代表的著色山水(又称“青绿山水”或“金碧山水”)的一派,成为中国古代绘画最有特色的画种之一。故后人推崇他为“南宗之祖”,认为“文人之画,自王右丞始”。王维画的另一大特色是讲究布局,“咫尺之图,写百千里之景”(王维《山水诀》)。张祜和皎然的诗,分别描写了王维山水画在布局上以及在水墨渲染上的精彩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