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国民会议运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国民会议运动

1924至1925年间出现的反对军阀统治、要求建立民主政权的人民民主运动。

召开国民会议这一口号,最早是1923年7月中共中央《第二次对于时局的主张》中提出的。北京政变后,孙中山应冯玉祥等的邀请,离粤北上。

他在1924年11月10日发表的北上宣言中,采纳了中国共产党的意见,主张召开国民会议以解决时局问题。孙中山的北上,使召并国民会议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两大口号,得到更广泛的传播。11月19日,中共中央发表《第四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提出应急速召开国民会议预备会,预备会的任务不但是筹备召开国民会议,而且它应成为正式政府成立之前的“号令全国的唯一政府”。在国共两党大力推动下,全国很快掀起促成国民会议的运动高潮。

全国各重要城市的人民团体纷纷发表宣言和通电,要求在最短期间内召开国民会议,并分别成立各地区的国民会议促成会或筹备处。1925年3月1日,国民会议促成会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出席代表200余人,其中有工人、农民、青年学生、教师、新闻记者、律师、民族资本家等,共代表20多个省区的120多个地方的国民会议促成会。会议开了一个多月,讨论了有关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并做出相应的决议。

这是一次空前的人民集会。会议决议当然不会被军阀政府所采纳,但大会在宣传和组织群众方面起了巨大作用。

当时段祺瑞政府用召开善后会议的办法来对抗国民会议运动。善后会议基本由军阀、官僚、政客、反动文人所组成,2月1日开场,4月21日闭幕。善后会议未能挽救军阀政府灭亡的命运。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2: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