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基点定价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基点定价制在寡头市场中,以某一地点或几个地区作为基点进行定价的做法。这是生产同一产品而运输成本相对较高,且生产规模十分庞大的寡头企业之间勾结的一种做法。这是寡头企业对由于各自所处地理位置不同而产生的产品空间性差别的一种反应。即使各企业生产的产品在物质结构上和形态上都完全相同,也还会有地区上的差别。基点定价制分单一基点制和多基点制两种。在单一基点制中,寡头企业均同意以某一地点为基点,所有企业在任何地点的产品售价都等于基点价格加上从基点到销售地点的运费。而在多基点制中,寡头企业以几个地区同时作为基点,各企业在某一地区均以同一价格销售。基点定价制除产生超额利润外,对一国经济还有以下影响: (1) 价格同一,卖者之间无价格竞争,只有非价格竞争。因此,在基点制下,企业缺乏降低成本的推动力。(2) 企业有可能相互在对方的市场范围内销售,引起相向运输,浪费运输能力。(3) 阻碍一个行业为适应长期需求而应该进行的生产能力的调整。(4) 影响企业对厂址的选择。因为在基点设厂比较有优势。基点定价制源自匹兹堡附加运费制度。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钢铁工业以匹兹堡为基点实行基点定价制。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