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渡赤水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四渡赤水战役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红军在长征中,为争取战略主动,在黔、川、滇边界地区,进行高度机动灵活的运动战役。 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贵州遵义地区。这时蒋介石调集40余万兵力向遵义逼近,企图阻止中央红军北进四川与红四方面军会合或东入湖南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围歼中央红军于乌江西北川黔边界地区。 红军为争取主动,于19日离开遵义,29日在土城地区重创黔军侯汉佑部和川军郭勋祺部,因敌增援,红军随即从元厚(猿猴)场、土城南北地区第一次渡过赤水河,向叙永、古蔺地区前进。 此时,蒋介石急调重兵扑来,并增强长江防御。 中央军委当机立断,决定暂缓北渡长江,改向扎西(今威信)地区集结,当各路敌军迫近扎西时,中央红军突然掉头东进,于2月18日从太平渡、二郎滩第二次渡过赤水河,向敌兵力薄弱的黔北地区进攻,于6日,攻占娄山关,并向南突破敌王家烈部的拦阻,28日凌晨再次解放遵义城。接著,又先后在忠庄铺、老鸦山歼敌增援部队吴奇伟纵队两个师的大部。 遵义战役,共歼灭和击溃敌2个师8个团,俘敌3000余人,是红军长征以来最大的胜利。为进一步调动敌人,打乱敌部署,红军于3月16日由茅台及其附近第三次渡过赤水河。 蒋介石以为红军又要北渡长江,急忙向川南调兵,红军立即回师东进,又于21日至22日在二郎滩、九溪口、太平渡第四次渡过赤水河。接著乘虚向南急进,突破乌江。 以一部向瓮安、黄平方向佯动,主力直逼贵阳。当滇军奉蒋命向贵阳东调时,红军突然从贵阳、龙里之间突破敌防线,向云南疾进,在昆明虚晃一枪,即转向西北,直抵金沙江畔。 随即,红一军团和红三军团分别抢占了龙街渡和洪门渡。5月3日晚,红军中路先遣队干部团一部,在总参谋长刘伯承的指挥下,在绞平渡偷渡成功。至9日红军全部渡过金沙江,终于摆脱了敌数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