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时
《管子》篇名。 文中论述掌握一年四季的阴阳、德刑变化与治国的关系,故以“四时”为篇名。出于阴阳家之手。 文中说:“不知四时,乃失国之基”;“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 刑德合于四时则生福,诡则生祸。 ”作者认为四时与东西南北相应,与五行相合;四时又分为阴阳,又各有其德,各有其事。东方与春相应,南方与夏相应,西方与秋相应,北方与冬相应;从五行来说:东、春与木相应,南、夏与火相应,西、秋与金相应,北、冬与水相应;“中央曰土”。 东西南北中、四时、五行,皆有其德、皆有其用、皆有其事。而天地、四时、五德,皆与人事相通、相互感应。 君王之行为合于天地、四时、五行,则治。 “刑德不失,四时如一。刑德离乡(向),时乃逆行。作事不成,必有大殃。 ”这篇文章,乃是阴阳家的早期作品,对后来的阴阳五行学说颇有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