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量
曾著录于乾隆时的《西清古鉴》。 嘉量为铜质带双耳的圆筒,筒上下和中部各有一道箍状带饰。把五种大小不同的量连间成一体,当中圆筒上为斛,下为斗,左耳为升,右耳上为合,下为龠。 器高25.6厘米,外径34.6厘米。 重13.414千克。量壁正面刻有新莽统一度量衡的诏书,铭在斛上,每句一行,共20行,81字:“黄帝初祖,德币(配)于虞;虞帝始祖,德币于新。岁在大梁(夏历三月),龙集戊辰,戊辰有定,天命有民。 据土德受,建号即真(建立国号,即真天子位),改正建丑(改夏历十二月为新历正月),长寿隆崇。同律度量衡,稽当前人。 龙己集巳(始建国元年),岁次实沉(新历五月,即夏历四月),初班(颁)天下,万国永遵。子子孙孙、享传亿年。”每一种量器又各有分铭,标明五种量的名称,径、深、底面积及容积。斛容十斗,斗容十升,升容十合,合容二龠,龠容如黄钟。 当时用吹奏黄钟宫声之龠的律管容积作量制的基本单位,即以中等秬黍1200粒为一龠的容量标准。现存台北故宫博物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