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攻高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攻高丽 唐贞观时,全国统一,太宗锐意经营边疆,打破突厥、高昌、高丽、吐蕃的东西、南北弧形威胁,因此又有六攻高丽之役:(1)贞观十八年(644),太宗命洪、饶、江三州造船运军粮,以张亮督军自海道攻平壤,以李勣领步骑进辽东。 次年,张亮拔卑沙城,李勣渡辽水,拔盖牟城、辽东城、白岩县,进至安市(今辽宁海城东南),大破高丽援军。太宗亲至辽东督战,但唐军久攻安市不下,天寒粮少,只得班师。 (2)贞观二十一年(647),太宗命牛进达、李勣分路攻扰高丽,高丽请和,唐军还。(3)贞观二十二年(648),太宗又命薛万彻、裴行方等自海道攻扰高丽。 万彻等归后报告高丽国困民弊,太宗准备来年一举而灭之。次年,太宗病死,事遂寝。 (4)永徽六年(655),高丽与百济等连兵攻新罗,新罗求救,高宗遣程名振、苏定方攻高丽,渡辽水,破高丽军而还。(5)龙朔元年(661),高宗命任雅相、契苾何力、苏定方攻高丽。 定方破高丽兵于浿江(今朝鲜大同江),围平壤。 何力破高丽兵于鸭绿水(今鸭绿江),旋退兵解平壤围。 (6)龙朔三年(663),唐破百济,留军镇守,高丽失援。乾封元年(666),高丽王泉盖苏文死,子弟争权内乱,子泉男生向唐求救。 高宗因命契苾何力、李勣等攻高丽。次年,李勣渡辽水,拔十余城。 薛仁贵等亦破高丽军,与泉男生军会师。 总章元年(668),唐军屡胜,进围平壤。 高丽地小人少,二十余年来屡遭唐军进攻,兵困力乏,其王遂开城降。唐置安东都护府统领其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