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唐律疏议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唐律疏议 唐代刑律及疏注的合编,也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封建法典。唐一代曾先后颁修过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和开元律,据考证,现存唐律为永徽律。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年),由长孙无忌等编成,内容一准《贞观律》,计十二篇,五百零二条。永徽三年(652年),因“律学未有定疏,每年所举明法遂无凭准”,复由长孙无忌等为律文逐条作疏,成三十卷,与原律合为一体,称《律疏》。宋沿用此名称,至元始称《唐律疏议》。此书在继承秦汉以来律学成果的基础上,又因时制宜进行损益调整,成为中国古代律典的典范之作。尤其是其疏议部分,以儒家学说为依准,溯源讨因,析义阐理,既详解律文,又补其不备,因而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后世自五代迄清,设范立制均以其为楷模,海外朝鲜、日本、越南等国也以其为立法的蓝本。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