壑舟明王涤之室名。壑舟,谓藏舟于深谷。《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藏小大有宜,犹有所遁。若夫藏天下于天下而不得所遁,是恒物之大情也。”昧,通“寐”,睡眠。藏小大,指藏小于大。明王鏊为作《壑舟记》:“仲兄涤之既倦游,筑室洞庭之野,穹焉如舟,因曰:‘是宜名壑舟。’‘壑舟’之义,盖取诸庄周……兄曰:‘壑舟固不祈于用也。不祈于用者,祈于安。昔者吾尝泛舟涉江湖……寄一叶以为命,茫然不知所归……今老矣,尚安能以不资之躯,试不测之险乎?故予有取于壑也。子不见武夷之山乎,其崖有舟焉(按:指悬崖隙洞中的架壑船棺),虽世变屡迁,舟自若也。吾舟盖庶几似之,其视江海之舟,不差安乎?虽有力者,又安能窃诸!’”(见《震泽集》卷一)室名寓事物变化无迹随遇而安之意。 [附目]清王著有《壑舟园初稿》。 壑舟 壑舟hèzhōu┃━ 义同“藏舟”。喻事物在不知不觉中变化。晋·陶渊明《杂诗》:“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明·文徵明《失解无聊用履仁韵写怀兼简蔡九逵》诗:“夜半休惊负壑舟,已应吾道属沧洲。” ☚ 藏舟 翻掌 ☛ 壑舟比喻事物变化。晋陶潜 《杂诗》 之五:“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 舟壑潜移 壑舟指藏舟于深谷,也并不牢靠。后用以喻事物变化,不可避免。语出《庄子·大宗师》:“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然夜半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晋陶潜《陶渊明集》四《杂诗》之五:“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壑舟hè zhōu见“舟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