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
病名。 出《素问·五藏生成篇》“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金·刘元素《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咳嗽论第二十一》“论曰:咳谓无痰而有声,肺气伤而不清也。嗽是无声而有痰,脾湿动而为痰也。 咳嗽谓有痰而有声,盖因伤于肺气,动于脾湿,咳而为嗽也。 ”指肺气上逆作声,咳吐痰液。宋代以前,咳与嗽同义。 金刘完素详辨咳、嗽与咳嗽。多因外邪犯肺,或脏腑内伤涉及于肺,使肺气不降,肺气上逆所致。 故有“咳嗽不止于肺,而不离乎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之说。 咳嗽的分类,从病邪分,有伤风咳嗽、风寒咳嗽、风热咳嗽、伤燥咳嗽、痰饮咳嗽、寒嗽、热嗽,湿咳、暑咳、火咳、食咳、瘀血咳、时行嗽等;从脏腑分,有肝咳、心咳、脾咳、肺咳、肾咳、大肠咳、小肠咳、胃咳、膀胱咳、三焦咳、胆咳、气嗽、劳嗽等;从咳嗽的时间和特点分,有久咳、干咳、夜咳、五更嗽、呷嗽、顿咳、哑嗽等。 详见各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