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若木鸡
[结构] 补充式。 [释义] 呆得像木头鸡一样。原指训练好的鸡,能镇定自若,跟木雕的鸡一样。 后形容呆笨或因恐惧、惊讶而发愣的样子。 若:如,好像。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曹禺《日出》二幕:“(黄三省)呆若木鸡,低得几乎听不见的声音。” ❷ 作状语。 杨沫《青春之歌》:“站在台上的蒋校长和他旁边的另外几位学校负责人,全呆若木鸡地鹄立在那里。” [附条] ❶ “呆如木鸡”。吴强《红日》一四章。 ❷ “呆似木鸡”。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四五回。 ❸ “蠢若木鸡”。 《聊斋志异·促织》。 [同义] 目瞪口呆 张口结舌 瞠目结舌 [反义] 从容自若 神色自若 谈笑自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