搗物用的容器名。醫工用於加工藥材。古時掘地爲臼,後世以木石爲之,與杵配合使用,後發展爲藥碾碗。至今仍使用之瓷藥鉢,即源於此。1972年,江蘇省銅山縣小龜山西漢崖洞墓,曾有銅臼出土。圓筒形,直口,腹下部漸收,平底,底緣外凸,口及腹部各有箍飾一周,底刻銘文一行:“銅臼一,重廿斤,容五升四合。”始載於先秦典籍。《易·繫辭下》:“斷木爲杵,掘地爲臼。”宋·劉昉《幼幼新書·一切丹毒·赤遊腫》引《顱顖經》:“將鉛來於石上,打令薄,掘地作坑(臼),可鉛片大,以杵搗坑實,滿坑着醋,以鉛蓋定,經一宿去取,霜如珠子大,刮下藥使之。”宋·陳師文等《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治諸風》:“〔右藥〕入臼搗杵熟,爲圓如彈子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