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孟子关于“贵戚之卿”可废弃有大过而不改的君王的主张。

意谓君王如有严重过错,王室的同宗族公卿就加以劝阻,反复劝阻而不听从,就可以废弃他,另立别人。《孟子·万章下》:“齐宣王问卿。孟子曰:‘王何卿之问也?’……王曰:‘请问贵戚之卿。’曰:‘君有大过则谏,反复之而不听,则易位。

’”朱熹注曰:“大过,谓足以亡其国者。易位,易君之位,更立亲戚之贤者。”按:孟子以“贵戚之卿”与“异姓之卿”对文,以此可知“贵戚之卿”指王之同宗族之卿。孟子认为,同宗族之卿与王有亲亲之恩,无可去之义,理当以宗庙社稷为重,不忍坐视国亡,因而不得已而易君位。

孟子主张,“诸侯危社稷,则变置”,“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同民相比,国君处于次要地位。

孟子集中概括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反映了当时进步的社会思潮。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0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