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名正则治,名丧则乱 宣扬正名求实的思想。 此语出自《吕氏春秋·正名篇》,意思是名分适宜国家就能治理得好,名分不正国家就会出现混乱。作者主张以实为本,名必须符合实,要循名求实,按实求名。 在哲学上体现了唯物主义的反映论。 作者所说的“名正”,主要指君主所任用的人都是真正的贤人,不是不肖之人;所信从的都是真正的善言、谏言,不是邪僻之言,这样国家就会治理得好。 否则,国家就必然出现混乱,君主自然也会遭到危险。需要说明的是,作者这里所说的“正名”与孔子所宣扬的“正名”有本质的不同,孔子宣扬的“正名”是用周礼作尺度,去纠正他认为不正常的社会秩序,体现了儒家的政治思想倾向。 本文所说的正名是探讨名实与治理国家的关系。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