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同极而异路兮,又何以爲此援也。 【集释】: 王逸:路,道也。 言衆人同欲极志事君,顾忠佞之行,异道殊趋也。援,引也。言忠佞之志不相援引而同也。 洪兴祖:援,于愿切,接援救助也。 朱熹:极,至也。与衆人同事一君,而其志不同,则如同欲至于一处而各行一路,谁可与相援引而俱进者耶? 汪瑗:言衆人见屈子所存之志,所爲之态,过于广大高远,则莫不惊骇惶遽以离心,又孰肯有与之爲同伴侣,而不远去者乎?与衆人同事一君,而所志所爲若此,其与衆人同至一处,而顾乃别行一路,不与之偕,则中道虽有险阻之患,又孰有爲之援引而并济者乎?此言屈子之行不合于世俗,故不容于衆也。 下二句卽是申喻上句之意。此盖厉神卽魂中道而无航,及终危独以离异之兆词,而劝之也。 上章是言其难得乎君,此章是言其难容于衆。 陆时雍:惩羹吹 释阶登天,则 则孤忠特达,何若是之疎也。屈原深于怨,故多自悔自艾之词,而无呶呶于人之意,所以感动人心者至矣。 极,路所至之处也。 黄文焕:此志,卽志极之志也;同极,志之同极也。 人臣以得君爲主,所谓同极也。能媚不能媚,则异路之説也。 不变此志,应前陈志。同极,应志极。异路,应无路。曰门、曰路、曰阶,三者我无一焉,又何以行世。 叠拈最 钱澄之:始而仇,中而咍,继而骇,骇其 君子小人,各有志嚮,各欲造其所极,故有冰炭之异。 王夫之:同极,同有所欲至。而其路相背驰。 林云铭:平日同事一君,而所行不同,见之不肯援引,更靠他不得。 已上根“蔽而莫白”句,以明人 蒋骥:原之始,本恃王之信任,而背衆竭忠,故被谗而见疏。 然 屈复:右五 故到底不变,非是惊衆违俗,徼倖万一也。 刘梦鹏:言己与衆同事君而志趣不合,犹之与人同登天而取道各殊,不可望以爲辅,无怪志极无旁也。 陈本礼:以下皆原语。此原闻厉神变志之言而自爲揣度之词。 言衆旣与我离心异路矣,又何以能爲我之伴援耶。此时我虽变志无益,又何况不能变耶!两此字指己言。 王闿运:谗人亦以谋反怀王爲名,然与己异路,故不能爲己援也。 马其昶:援,王眷反。 姚永朴曰:《太玄》注:“极,出也”。其昶案:以上占梦,戒其 徐英:事君则同,所以事君则异,又何得相爲援引乎?自“昔余梦登天兮”至此,言昔日见用,颇欲効忠,爲国良辅。而中道被废,且逢危殆。 然犹不移所守,不屈故 马茂元:极,出也。 同极异路,意谓屈原和楚国一般贵族出身相同,却走著不同的道路。 姜书阁:《九章·惜诵》:“同极而异路兮。”王逸注:“路,道也,言衆人同欲极志事君,顾忠佞之行异道而殊趋也。”又《九章·哀郢》:“荒忽其焉极?”王逸注:“言己始发郢都,去我闾里,愁思荒忽,安有穷极之时。”王注虽皆未释“极”字,而观其语意,则均係以“极”爲“穷尽”之义。《九歌·大司命》:“老冉冉兮旣极。”王注正谓:“极,穷也。”与上所引注全同,故复解曰:“言履行忠信,从小至老,命将穷矣。”凡此诸“极”,王逸皆训爲“穷”,俱 《惜诵》“同极”卽“同趋”,亦“同至”也,并无“同欲极志事君”之义。 至于《哀郢》之作,时屈子仓皇去闾东迁,不知所往,以是而歎,亦非谓愁思未有穷极时也。 惟王注宋玉《九辩》“卬明月而太息兮,步列星而极明”,则曰:“周览九天,仰观星宿,不能卧寐,乃至明也。”释“极明”爲“至明”,则不 高诱注《淮南子·説林训》“跖越者或以舟,或以车,虽异路,所极一也”,曰:“跖,至;极,亦至,互文耳。”前于第三十七条释“陵”时,已证明《淮南子》多用楚语,此“极”训“至”,盖亦同爲楚语也。 杨胤宗:《离骚》曰:何昔曰之芳艸兮,今 吴孟复:《左传·宣公十八年传·杜注》:“援,助也。”《一切经音义》:“援助,谓依援护助之言也。”本句承前,意谓:己与国人爱国的目的虽相同,但道路还是有异,那麽我何以要援助他们呢? 蒋天枢:同极而异路,同言救国,而所采方畧迥异。《离骚》言“保厥美以骄傲”卽所谓“同极异路”。援,牵引不舍。 汤炳正:极,此指北极星,喻称君王。 (《楚辞今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