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花
中药名。 见《本草衍义》。别名:夜合药、乌绒。为豆科植物合欢4lbizzia julibrissin Durazz.的花或花蕾。见合欢皮条。 6月花初开时采的花,商品称合欢花,花未开时采的花蕾,商品称合欢米,除去枝叶,晒干。 ❶ 合欢花:干燥花序呈团块状,有如棉絮。 小花长约0.8~1厘米,弯曲,淡黄褐色或绿黄色;花冠筒状,先端5裂,外面有长柔毛;花萼细筒状,绿黄色;雄蕊多数,花丝细长,伸出花冠外,交织紊乱,易断。微香。 ❷ 合欢米:干燥花蕾,青绿色,不分瓣。 以上两种药材产浙江、安徽、江苏、四川等地。 四川地区尚用同属植物山合欢Albizzia kalkora(Roxb.)Prain的花和花蕾。味甘,性平。 入心、脾等经。功能舒郁,理气,安神,活络。治郁结胸闷,失眠,健忘,风火眼疾,视物不清,咽痛,痈肿,跌打损伤疼痛。 内服:煎汤,3~9克;或入丸、散。 ❶ 治心肾不交失眠:合欢花、官桂、黄连、夜交藤。煎服。 ❷ 治风火眼疾:合欢花配鸡肝、羊肝或猪肝,蒸服。 ❸ 治眼雾不明:合欢花、一朵云,泡酒服。 选方出《四川中药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