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 therapy又称超高频电场疗法。利用波长10~1 m,频率0.3亿~3亿Hz的交变电磁场作用于畜体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对机体的生物效应有热效应和非热效应。有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心血管张力、刺激造血器官、促进细胞分裂和再生以及抗炎的作用。治疗时多用双极法,将双极对置作用深;双极并置作用浅。单极法只用于病灶较浅的病例。电极与皮肤的间隔为1~5 cm。每日治疗1次,每次15~20 min。适用于急性化脓性炎症、急性乳腺炎、急性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神经痛、神经炎、支气管肺炎等。肿瘤、急性失血等禁用。 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 therapy系高频电疗法的一种。适应症为各种急性化脓性炎症,如疖、痈、蜂窝织炎、急性乳腺炎、肺炎、支气管炎、肾炎、胆囊炎,及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雷诺病、神经炎、神经痛等。禁忌症为出血倾向、心血管代偿功能不全、恶性肿瘤等。用超短波治疗时电极与皮肤间距离应1~6cm。治疗剂量分无热量、微热量和温热量3种。可按患者感觉调节。每次治疗时间10~20分钟,每日或隔日1次,10~20次为1疗程。 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 wave therapy是应用波长10~1m的交变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电场法,亦称超高频电场疗法。超短波治疗时,人体以位移电流成分占优势,以介质消耗产热为主,热量分布均匀。除热作用外,尚有某种特殊作用的热外效应。超短波具有消炎、止痛、解痉、促进神经再生等作用。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炎症等。 超短波疗法 超短波疗法超短波疗法是应用波长10~1m,频率30~300MHz的交变电磁场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电场法治疗,亦称超高频电场疗法。 物理基础 ❶常用波长为6、7.374、7.7m,相应频率为50、40.68、39MHz。 ❷振荡电流有连续式和脉冲式两种。 ❸振荡电流主要通过电容电极输出,亦可用电缆输出。治疗作用基础 有二: ❶热效应: 生物体内有导体和不良导体,前者靠电子及离子的移动产生电流,后者靠偶极子的取向运动产生电流。在超高频电场作用下,以偶极子取向运动所产生的电流即位移电流为主,偶极子在取向运动中,迅速转动,互相摩擦并与周围媒质相摩擦,结果产生介质损耗,转变为热能。超短波在不同的生物组织中所产生的热效应不同,如脂肪层中的产热量较肌肉层为高。 ❷非热效应:在超高频电场作用下,生物体内所产生的位移电流小到不足以产生热效应时,但体内离子的移动,偶极子、胶体粒子等的转动、摆动和振动可引起相应的物理和化学变化,从而产生非热效应。 生理与治疗作用 ❶降低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应用小剂量的超短波,作用于颈交感神经节,可使高血压病人的血压下降;作用腰骶神经根节,对下肢神经血管性疾病有良好的疗效; 对各种神经痛及神经炎亦有良好的效果。 ❷降低心血管的张力: 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心前区,可使心率缓慢,心肌张力降低,收缩力量减弱; 作用于组织时可使血管扩张,血运增强; 作用于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肾区,能缓解肾血管的痉挛,增加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改善肾小管的阻塞现象,产生利尿效果。此外,由于超短波能使组织的pH值趋向碱性,已知在碱性环境中,血红蛋白或肌红蛋白不易凝固,故能改善肾功能衰竭病人肾小管中的堵塞现象,使管腔内静压力降低,减少渗出,减轻间质水肿。 ❸刺激造血器官和细胞化学的功能: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造血器官,能使血液中的白细胞总数和网织细胞数增加,并使白细胞、碱性磷酸酶活性及糖元含量增高;如用大剂量超短波则将抑制上述功能,使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核糖核酸显著降低。 ❹促进细胞分裂:小剂量超短波能加速上皮细胞的丝状分裂,在改善营养和提高代谢的基础上,可促进细胞再生。 ❺对内分泌腺的作用: 以小剂量超短波作用于人体脑下垂体、甲状腺或胰腺时,可观察到血糖有短时间的上升,其后则迅速下降。以大剂量超短波作用于动物卵巢或睾丸时,可见其组织结构有明显的退行性改变。 ❻抗炎: 超短波可增加体内白细胞的总数并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抑制细菌的生长和繁殖,能使血管发生持久性的扩张,从而使血运增加,促进炎性产物的清除,加速伤口肉芽和细胞的生长。此外能使炎症组织中的钾离子减少及钙离子增加,故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并减少对组织的刺激作用。小剂量超短波可使急性化脓性炎症消散; 大剂量则易使之液化。于人工感染后的动物,以小剂量作用于感染灶后,可见到血管扩张,白细胞浸润和纤维素增加; 在大剂量作用下,可见到组织间的明显水肿,因此对急性化脓性炎症,宜用小剂量超短波进行治疗。脉冲超短波疗法,是应用脉冲超高频振荡电流进行治疗。其特点是通电时间极短而断电时间很长,使散热时间延长,在生物体内产生非热效应。刺激神经节可增强其抑制作用,如以波长为6m,频率为50MHz,通电时间为10μs、断电时间为990μs、脉冲峰值功率为10,000W的脉冲超短波作用于动物的颈交感神经节,可观察到其体温下降及血管的渗透性降低; 如作用于高血压病人的颈交感神经节,可使血压降低、睡眠改善。 治疗设备和方法 分述如下。 机械 国产超短波治疗机的波长有6、7.374及7.7m等多种。输出大功率的机器多用于大面积和深部组织的治疗; 小功率的机器多用于小面积如五官科疾病的治疗。附属用品 超短波疗法主要是利用电场的作用,故采用电容电极(见短波疗法)。但也有用电缆电极的。 治疗方法 治疗时电极的选择,单极或双极及电极与人体间的间隙距离等与电场在人体内的分布有密切关系。常用的方法有: ❶双极法: 又分为对置法和并置法,前者电场作用于较深的部位,后者电场作用于较浅层的部位。 ❷单极法:多用小功率治疗机,治疗较浅在的病灶。治疗时单一电极置于治疗部位。 ❸体腔治疗: 用体腔电极(特制的玻璃电极)涂以消毒润滑剂,缓慢地送入体腔内(阴道、直肠),并以沙袋固定。 ❹电极间隙: 超短波治疗时应规定电极与皮肤之间距离(间隙)。用大功率机器,较大剂量,较深部位及大电极治疗时,间隙要适当增大,常用3~5cm; 用小功率机器,中、小剂量,较浅部位及中、小电极时,间隙应适当缩小,常用1cm。 ❺治疗时间和疗程:急性炎症时,从5~6分钟开始,可渐增到10~12分钟,每日一次,10次左右为一疗程;于慢性炎症,每次12~15分钟,每日一次,15~24次为一疗程。 治疗剂量 见“短波疗法”。 注意事项 治疗前须将患者局部皮肤上的汗液、伤口或窦道内的渗出物和液体擦干,以免电场能量集中引起灼伤; 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动脉硬化等时局部血运障碍,宜用小剂量,以免形成热贮留而灼伤;对儿童,敏感器宫,急性病变应给予小剂量;对成人,躯干肢体部位,慢性病变可给予较大剂量; 应根据病变范围选择大小相宜的电极,电极面积应稍大于病灶; 关于体内金属异物问题,据动物实验和临床观察,小剂量均未发现灼伤,故对金属牙套,气管插管,不锈钢避孕环,钢针、钢板内固定等金属物体存在条件下,小剂量可无害。动物实验观察到,在动物皮下埋藏金属物体,用大剂量时可发生灼伤。余参见短波疗法。 主要适应证及禁忌证 急性化脓性炎症、五官科炎症、伤口、阑尾脓肿、大叶性肺炎、支气管肺炎、哮喘、支气管炎、神经炎、神经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滑囊炎、骨髓炎、骨折、盆腔炎、乳腺炎、肾炎、急性肾功衰竭、膀胱炎、前列腺炎、高血压、神经衰弱等。禁忌证,见“高频电疗法”。 ☚ 短波疗法 微波疗法 ☛ 超短波疗法ultra-short-wave treatme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