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古无轻唇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古无轻唇说

古音学重要论断之一。

指古音中没有轻唇音声母。清钱大昕最先发现此现象。36字母中唇音有帮、滂、并、明与非、敷、奉、微两组,前者为重唇,后者为轻唇。钱氏作《古无轻唇音》(《十驾斋养新录》卷五),说“凡轻唇之音,古读皆为重唇”,认为上古没有轻唇声纽,中古的轻唇音声纽在上古一律都读重唇音。

他主要是利用古书异文来证明的,如:“封域”即是“邦域”,“妃”读如“配”,“附娄”即是“部娄”,“芜菁”即是“蔓菁”,等等。其中的“封”“妃”“附”“芜”分别属于中古轻唇声纽非、敷、奉、微,“邦”“配”“部”“蔓”分别属于中古的重唇声纽帮、滂、并、明。

钱氏从它们可以互相通假的现象中,得出古无轻唇的结论。根据重唇轻唇通假的现象,说重唇轻唇不分,证据确凿,真实可信。但面对这样的事实,既可以说古无轻唇,也可以说古无重唇。学术界之所以会赞成古无轻唇的结论,是参证了现代方言和外民族语音史。

在闽语、粤语、吴语中,轻唇字大多数仍然读重唇,而重唇字却没有读轻唇的。在印欧语言中也存在同样的历史音变规律——重唇变轻唇,而不是轻唇变重唇。

古纽重唇变轻唇是有条件的,并非所有重唇都能变成轻唇,只有合口三等重唇音后来才变成轻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27:56